B.啟動Ⅲ、Ⅳ級響應由控制中心值班主任擔任。
C.啟動Ⅰ、Ⅱ級 響應由(黨委)辦公室、財務部、技術部、安全部、調度部、客運部、設施保障部、車輛保障部負責人擔任(其他成員由應急指揮部根據需要臨時通知)
D.啟動Ⅰ、Ⅱ級響應時,車輛段(場)內由車輛保障部副部長擔任;正線車站由客運部 副部長擔任
第3題
B.省發展改革委
C.地方人民政府
D.省防汛抗旱指揮部
第5題
A.暴風雨雪惡劣天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
B.局應急辦
C.局調度所
D.段安全生產指揮中心
第7題
A.錯誤
B.正確
第8題
“12.21”森林火災案例摘要
2005年12月21日,永安市安砂鎮石碧村賴嶺山場,因村民朱云玉燒田埂草跑火引發森林火災,造成2死1傷。經過近19個小時奮戰,終將大火撲滅,火場過火面積51.7公頃,受害森林面積26公頃,直接撲火經費2.3萬元。
“12.21”森林火災情況
21日14時30分,安砂鎮江后村村民朱云玉在山腳農田上燒田埂草時引發森林火災。鎮政府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安砂鎮森林防火撲救預案》,組織鎮干部及應急分隊趕赴火災現場撲救,同時向市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12.21”森林火災現場概況:
火場地形:火場地處中山中部,海拔260—500米,呈不規則長方形,部分山勢陡峭,起伏大。
起火處坡向坡位:起火點在北坡,海拔250—260米,坡位在下部,坡長100米,坡度31度。山脈走向:自西向東,起火后,火勢主要由北向東兩個方向蔓延。
人員傷亡處:位于石碧村賴坊自然村后山場,林分為杉純林,林下多蘆葦,位臵近山脊,海拔430—460米,坡向東北,坡度40度,為剛開的火路邊上,此距起火點,翻越五道山脊,水平距離約1000米。
氣象情況:21日天氣晴,日最高氣溫8度,最低氣溫4度,風向較偏南風,平均風力8—9級,森林火險等級5級,風速平均6.6m/s,瞬間最大達12.7m/s。
“12.21”森林火災火災發展過程及分析
下午14:45,安砂鎮分管領導陳永峰接安砂森林派出所所長陳啟山報案后,立即叫來安砂鎮熱水村村主任的車子,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察看火情,同時用手機向鎮黨委書記李盛祝匯報。
李盛祝、鄧慶潤等人立即組織人員乘車趕赴火場,與先行到達的陳永峰共同研究撲火方案,決定分兵兩路,一路到北線,由人大主席劉禮根,林業站站長羅明永帶隊從起火點背后包抄撲火;另一路到南線,由鎮長鄧慶潤和分管領導陳永峰帶隊在距火頭較遠的山溝開設防火路。
15:30許,由于風力猛、火速快,南線撲火隊退到距火線三個山脊的山溝處開設防火路。開至近山脊時,火勢迅速向南蔓延至離防火路100米處。突然,半山腰一團飛火飛至近山脊。
鎮長鄧慶潤將身邊29人分兩組,一組18人由鄧鎮長帶隊到山頂處撲打飛火;另一組11人由倪火天、陳永峰帶領沿山坡從上到下一字排開(倪、陳兩位居中)繼續開設防火路。至16:30左右,一團飛火落在開設防火路的11名隊員中并迅速蔓延開,大火下方4人順防火路往山下撤,大火上方7人沿防火路往山上撤,其中1人被燒傷,兩人失蹤。 17:30許,撲火隊員發現了倪火天、陳永峰兩人已死亡。
請回答:
1、“12.21”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是?
2、通過“12.21”森林火災案例我們需要吸取的教訓是?
第9題
該廠準備開展一次應急響應的通信功能演習,計劃于2005年3月31日開展。當天天氣情況是:晴,最高氣溫17℃,最低氣溫6℃,風向北風,風力3~5級。事故應急指揮中心設在辦公樓內。演習地點設在辦公樓北面的一片空地,空地的北面和東南面分別有兩個出口。演習計劃將盛有丙烯腈的儲罐運到這片空地,但是為了防止演習發生意外事故,儲罐只剩余約1/5體積的丙烯腈。
演習導演人員將儲罐閥門打開,讓丙烯腈流出并聚集在儲罐的圍堤內,與空氣接觸后,迅速產生刺激性蒸氣。儲罐附近有3名工作人員因吸入有毒蒸氣而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剩下1名工作人員在昏倒前成功報警。工廠其他工人聞到刺激性氣味后,立即紛紛從東南出口自行逃離工廠。啟動應急預案后,廠長立即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環境保護局兩個主管部門報警。
為增強演習的效果,該廠演習前進行了全員培訓,重新復習了工廠的應急預案,讓所有人員了解在緊急情況下自身的責任,并且知道自己在演習過程中應該向誰匯報、對誰負責。此外,還將演習的程序、內容和場景和演習程序向全員做了介紹。
請根據以上情景,回答下列問題:
1.請指出上述演習計劃中四處不正確的做法。
2.請依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寫出該廠編寫與實施應急預案的主要步驟。
第10題
某化工廠位于市開發區,占地50畝。廠區東面1km是國道,廠區東面1.5km是條河流;工廠南面0..5km是大片農田;西面0.5km和1km處分別有兩家化工廠;廠區北面緊鄰一條公路,1km處是一個城鎮,3km處是一條高速公路。該廠主要生產各種黏合劑,現場儲存有大量的危險化學品和大量待運成品,其中丙烯腈是一種重要原料。
該廠準備開展一次應急響應的通訊功能演習,計劃于2005年3月31日開展,當天天氣情況是:晴,最高氣溫17℃,最低氣溫6℃,風向北風3~5級。事故應急指揮中心設在辦公樓內。演習地點在辦公樓北面的一片空地,空地的北面和東南面分別有2個出口。演習計劃將盛有丙烯腈的儲罐運到這片空地,但是為了防止演習發生意外事故,儲罐只剩余約1/5體積的丙烯腈。演習導演人員將貯罐閥門打開,讓丙烯腈流出并聚集在儲罐的圍堤內,與空氣接觸后,迅速產生刺激性蒸氣。貯罐附近有3名工作人員因吸人有毒蒸氣而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剩下1名工作人員在昏倒前成功報警。工廠其他工人聞到刺激性氣味后,立即紛紛從東南出口自行逃離工廠,啟動應急預案后,廠長立即向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環境保護局2個主管部門報警。
為增強演習的效果,演習前開展了培訓。重新復習了工廠的應急預案,讓所有人員了解在緊急情況下自身的責任,并且知道自己在演習過程中應該向誰匯報、對誰負責。此外還將演習的程序、內容、場景和演習程序開展了全員培訓。
{TS}對該工廠進行安全評價時,可以采用預先危險分析,不屬于預先危險分析要達到的基本目標是。
A.識別與系統有關的主要危險危害
B.鑒別產生危害的原因
C.估計和鑒別危害對系統的影響并對風險進行分級
D.檢驗安全對策措施的有效性
為了保護您的賬號安全,請在“上學吧”公眾號進行驗證,點擊“官網服務”-“賬號驗證”后輸入驗證碼“”完成驗證,驗證成功后方可繼續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