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題
A.先對交往對象的性格、愛好、特長、成就等做些了解
B.表達出自己希望認識對方的愿望,同樣也渴望對方能接納自己
C.要注視對方的眼睛后鞠躬
D.在對方介紹自己的姓名或有關事物名稱時,應全神貫注地傾聽
第6題
"小崗位,愛集體"實踐體驗活動
【案例簡介】
為了讓孩子們學會班級自我管理,某中學的王老師在班里嘗試開展了"小崗位,愛集體"實踐體驗活動。
首先,她讓學生進行自我推薦,選擇他們喜歡的崗位,而后再根據他們的特長和愛好提出建議來安排班級小崗位。當然,也有的小崗位是她為了有意識地鍛煉培養某個孩子而特意安排的。全班共設了 20 個小崗位,有"紀律、衛生監督員''''禮儀監督員""通風員""節能員川環保員''''圖書管理員"等,小到電源開關的擦拭,大到"值日班長",力求做到"人人有崗位"。
隨后,王老師還為每個小崗位的同學做示范,從細節上指導孩子們怎樣做才能達到小崗位的要求,讓學生的崗位實踐體驗多一些實效性;對那些能力較弱的學生,則會同時安排能力強的學生來幫助他。設置班級小崗位后,孩子們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增加了,從班級的日常清掃、到大家的讀寫姿勢、眼保健操、智慧圖書角等,孩子們在每個小崗位上都盡職盡責地做著自己的工作,在活動實施過程中,王老師還采取正向激勵式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行為和想法給予充分肯定,使其優點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活動實施以來,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自主能力、行為自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都明顯提高,班級的集體榮譽感也增強了,形成了"人人有崗位,人人愛集體"的良好氛圍。
從清晨的衛生清掃、學生的晨讀、作業的收發、午餐的紀律……各項工作都井然有序地進行,因為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進行著自主管理。班級的許多事不必王老師再一一督促,每周學校常規考核的"五好班集體"的紅旗都會如約而至。孩子們在學校各項活動中都積極參與,并充滿信心,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是最優秀的。
【試分析】試運用本課程所學理論(如:自我管理理淪、人本管理理論、激勵教育法等)并聯系實際對本案例進行分析。即
(1)理論分析:說明你所用來解釋本案例的理論的主要觀點及意義;
(2)本案分析:分析本案例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采用這一做法的指導思想、思路、方法及其作用;
(3)啟示分析:結合實際說明本案例對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工作有哪些啟發。
為了保護您的賬號安全,請在“上學吧”公眾號進行驗證,點擊“官網服務”-“賬號驗證”后輸入驗證碼“”完成驗證,驗證成功后方可繼續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