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的16次方
B.2的24次方
C.2的8次方
D.2的32次方
第2題
[說明]
目前大多數操作系統都采用虛擬存儲技術,這樣可在較小的可用內存中執行較大的用戶程序,可在內存中容納更多程序并發執行。
引入虛擬存儲技術,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大容量的外存來擴充內存,產生一個比有限的實際空間大得多、邏輯的虛擬內存空間,以便能夠有效地支持多道程序系統的實現和大型程序運行的需要,從而增強系統的處理能力。
虛擬存儲技術主要分為虛擬頁式存儲管理和虛擬段式存儲管理。
虛擬頁式存儲管理中,在進程開始運行之前,不是裝入全部頁面,而是裝入一個或零個頁面之后根據進程運行的需要,動態裝入其他頁面:當內存空間已滿,而又需要裝入新的頁面時,則根據某種算法淘汰某個頁面,以便裝入新的頁面。在簡單頁式存儲管理的基礎上,增加請求調頁和頁面置換功能。
使用虛擬頁式存儲管理時需要在頁表中增加以下內容:頁號、駐留號、內存塊號、外存地址、訪問位、修改位。其中,駐留位,又稱中斷位,表示該頁是在內存還是在外存;訪問位表示該頁在內存期間是否被訪問過;修改位表示該頁在內存中是否被修改過。訪問位和修改位可以用來決定置換哪個頁面,具體由頁面置換算法決定。
執行指令時,計算頁號與頁內地址,判斷“該頁在內存嗎”,若在,則進行地址映射過程;若不在內存,則產生缺頁中斷。當發生缺頁中斷時,保存當前進程現場,判斷“有空閑頁面嗎”,如有,直接調入所需的頁面。若沒有,按照某種算法選擇一頁置換,判斷“該頁被修改過嗎”,如果被修改過,就必須把它寫回磁盤以便更新該頁在磁盤上的副本;如果該頁沒有被修改過,那么它在磁盤上的副本已經是最新的了,則不需要寫回,調入的所需的頁面直接覆蓋被淘汰的頁。調整頁表及內存分配表,恢復被中斷進程現場。
補充缺頁中斷處理流程圖4-1中的判斷(1)~(3)。
[圖4-1]
(1)
第3題
設邏輯地址長度分配如下,其中x、s、p、d均以二進制數表示。
21 20 19 14 13 11 10 0
x S p d
其轉換后的地址為 (40) 。
(36) A.段
B.頁
C.區域
D.塊
(37) A.區域
B.頁
C.塊
D.段
(38) A.模塊號
B.區域號
C.基號
D.區域
(39) A.一個段表和一個頁表
B.一個段表和一組頁表
C.一組段表和一個頁表
D.一組段表和一組頁表
(40) A.x*220+s*214+p*211+d
B.(((x)+s)+p+d
C.(((x)+s)+p)*211+(d)
D.(((x)+s)+p*211+d
第4題
其轉換后的物理地址為(86)。
A.段
B.頁
C.區域
D.塊
第5題
設邏輯地址長度分配如下,其中x、s、p、d均以二進制數表示。
21 20 19 14 13 11 10 0
x S p d
其轉換后的地址為(40)。
A.段
B.頁
C.區域
D.塊
第6題
第7題
票務編號共12位,其中前4位是指企業編號,第5位編碼是指種類,第6至9位,共4位編碼表示票務發布年份,第10至12位編碼,共3位為發布票務的流水號。則其編碼方案為()。
A.組合編碼
B.程序編碼
C.邏輯編碼
D.一般編碼
為了保護您的賬號安全,請在“上學吧”公眾號進行驗證,點擊“官網服務”-“賬號驗證”后輸入驗證碼“”完成驗證,驗證成功后方可繼續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