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二級抗震等級的框支柱,計算柱軸壓比時,考慮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軸力的影響,應分別乘以1.5、1.2的增大系數
B. B.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的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3%,鋼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
C. C.剪力墻連梁端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可取2h和500mm中的較大值(此處h為連梁截面高度)
D. D.鉸接排架柱吊車梁區段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可取上柱根部以上300mm
第1題
B.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的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3%,鋼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
C.剪力墻連梁端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可取2h和500mm中的較大值(此處h為連梁截面高度)
D.鉸接排架柱吊車梁區段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可取上柱根部以上300mm
第2題
B.建造在Ⅳ類場地上房屋高度為75m的框架-剪力墻結構,8度設防,丙類建筑;采用C50混凝土,HRB335級鋼筋,則其框架角柱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應為1.3%
C.鉸接排架柱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對吊車梁區段,取上柱根部至吊車梁頂面
D.抗震等級為一級的鉸接排架柱,其角柱柱頂箍筋加密區內箍筋最大間距為100mm,最小直徑為8mm
第3題
B.對平面不規則而豎向規則的結構,可采用簡化計算方法,但是要考慮扭轉的影響,并且控制樓層豎向構件的最大彈性位移和層間位移
C.平面規則而豎向不規則的結構中,應采用空間結構模型計算,薄弱層的地震剪力應予提高
D.不規則多層框架結構可用底部剪力法計算地震作用,同時要對邊榀結構的地震剪力乘以提高系數.
第4題
A. 抗震等級為一級的框架梁,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級鋼筋,則其支座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應為0.381%
B. 建造在Ⅳ類場地上房屋高度為75m的框架-剪力墻結構,8度設防,丙類建筑;采用C50混凝土,HRB335級鋼筋,則其框架角柱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應為1.3%
C. 鉸接排架柱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對吊車梁區段,取上柱根部至吊車梁頂面
D. 抗震等級為一級的鉸接排架柱,其角柱柱頂箍筋加密區內箍筋最大間距為100mm,最小直徑為8mm
第5題
第6題
第7題
A.砌體結構的構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類構件至少C25以上
B.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級為一級的框架梁、柱、節點核芯區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
C.砌體結構的砌筑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7.5
D.鋼材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抗拉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大于0.90
第8題
A.7~9度時樓層屈服強度系數小于1.0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B.高度大于150m的結構
C.8度Ⅲ、Ⅳ類場地和9度時,高大的單層鋼筋混凝土柱廠房的橫向排架
D.甲類建筑和9度時乙類建筑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
第9題
A.混凝土結構構件應控制截面尺寸和受力鋼筋、箍筋的設置,防止剪切破壞先于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于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于鋼筋破壞
B.預應力混凝土的構件的延性較差,應適當提高其承載力
C.砌體結構應按規定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和構造柱、芯柱,或采用約束砌體、配筋砌體等
D.多、高層的混凝土樓、屋蓋宜優先采用現澆混凝土板。當采用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樓、屋蓋時,應從樓蓋體系和構造上采取措施確保各預制板之間連接的整體性
第10題
A.外墻周邊的混凝土圈梁、抗震柱等構成的熱橋影響可忽略不計
B.對一般住宅建筑,全部房間的平均室內計算溫度為16oC
C.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需要修正
D.住宅建筑的內部得熱為3.8w/┫
提示:根據《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外墻周邊的混凝土圈梁、抗震柱等構成熱橋時,必須考慮熱橋的影響,計算該圍護結構的平均傳熱系數。
為了保護您的賬號安全,請在“上學吧”公眾號進行驗證,點擊“官網服務”-“賬號驗證”后輸入驗證碼“”完成驗證,驗證成功后方可繼續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