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室顫
B.心室停頓
C.心電機械分離
D.左束支傳導阻滯
第1題
A、能量消耗增加,脂肪是應激后早期主要的功能物質
B、脂肪與葡萄糖是應激后早期主要的供能物質,故臨床上常表現為應激性血糖升高
C、應激后在內分泌激素與炎癥遞質的作用下,蛋白質裂解速率增加,氮的排除較生理狀態(tài)下增高1倍以上
D、骨骼肌占無脂組織群(LBM)重量的35%,而血漿蛋白含量僅占LBM重量的2%,因此后者常不能夠較好地反映LBM的含量
E、應激后蛋白質代謝的特點為分解代謝增加而合成代謝停止
第2題
A、將患者隔離于單獨區(qū)域
B、床位、病歷牌貼上“接觸隔離”標志
C、嚴格執(zhí)行手衛(wèi)生
D、不用限制探視人群
E、加強物品管理
第3題
檢查或治療是A、輕拍、呼叫患兒確定有無反應
B、將患兒放置在恢復體位
C、立刻開始人工呼吸
D、立刻開始胸外按壓
E、立刻準備除顫器
F、立刻開放靜脈通路
首選的治療措施是(提示 呼叫患兒無反應,呼吸微弱,脈搏不能觸及。)A、繼續(xù)檢查是否有呼吸和脈搏
B、立刻把患兒移至搶救室
C、建立靜脈通路
D、開始胸外按壓
E、立刻除顫
F、立刻電復律
應立刻進行的治療是(提示 連接心電監(jiān)護后,顯示為室性心動過速。)A、描記心電圖確認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B、靜脈注射腎上腺素
C、靜脈注射胺碘酮
D、靜脈注射普魯卡因
E、立刻除顫
F、立刻電復律
第5題
于預估圍術期患者的危險性、心臟并發(fā)癥和死亡率。共計9項,累計53分。一般內科情況差不包括A、動脈血氧分壓6.7 kPa
B、血鉀18 mmol/L,血肌酐>260 mmol/L
D、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慢性肝病征
E、高血壓未控制
Goldman多因素心臟危險指數累計分數13~25分相當于臨床心功能Ⅲ級,術前若進行充分準備,病情獲得改善,心臟代償功能有所好轉,心功能改善成Ⅱ級或早Ⅲ級,麻醉和手術安全性就可提高。通過適當的術前準備或暫緩手術,不能減少麻醉和手術危險性的是A、主動脈瓣狹窄
B、心肌梗死時間5次/分
D、動脈血氧分壓6.7 kPa
E、血尿素>18 mmol/L,血肌酐>260 mmol/L
第6題
60 mmHg(1 mmHg=0.133 kPa),心音低鈍,心肌酶升高。心電圖:ST段抬高,低電壓。該患者可能的診斷是A、急性心包炎
B、敗血癥
C、急性暴發(fā)性心肌炎
D、急性風濕性心臟病
E、急性克山病
該患者可能發(fā)生的是A、大面積心肌梗死
B、肺栓塞
C、腦出血
D、阿-斯綜合征
E、心臟破裂穿孔
治療錯誤的是A、安靜臥床
B、避免情緒波動
C、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
D、營養(yǎng)心肌、改善心肌代謝、穩(wěn)定心功能
E、鼓勵患者盡快離床活動
第7題
圍術期使用抗感染藥物的方法是A、術前使用1次抗感染藥物,術中每3~4小時加用1次,術后使用1周
B、手術開始后使用1次抗感染藥物,術中每1~2小時加用1次,術后使用3~5天
C、術前使用1次抗感染藥物,術中每3~4小時加用1次,術后使用3~5天
D、手術開始后使用1次抗感染藥物,術中每1~2小時加用1次,術后使用1周
E、術前使用1次抗感染藥物,術中每1~2小時加用1次,術后使用1周
該患者若發(fā)生真菌感染,其菌種最可能為A、白色念珠菌
B、曲霉菌
C、毛霉菌
D、酵母菌
E、新生隱球菌
術后感染發(fā)生率最高的時間一般為A、術后1周
B、術后1個月
C、術后3個月
D、術后6個月
E、術后1年
巨細胞病毒(CMV)感染發(fā)生率達到高峰的時間是A、術后1~4周
B、術后1~2個月
C、術后3~6個月
D、術后2~6個月
E、術后6個月以上
第8題
性。最可能的診斷是A、肝昏迷
B、腦血管意外
C、安眠藥中毒
D、尿毒癥
E、糖尿病昏迷
不適合的治療是A、酸性溶液灌腸
B、乳果糖灌腸
C、應用保肝藥
D、肥皂水導瀉
E、靜脈滴注支鏈氨基酸
第10題
A、僅依賴血中的激素水平
B、典型的內分泌異常臨床癥狀
C、血中靶腺體和相關促激素水平代謝異常的證據
D、內分泌腺體的刺激試驗
E、內分泌腺體的抑制試驗
為了保護您的賬號安全,請在“上學吧”公眾號進行驗證,點擊“官網服務”-“賬號驗證”后輸入驗證碼“”完成驗證,驗證成功后方可繼續(xù)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