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有人認為,兒童年紀小,只是幼兒教育的課題,是實施幼兒教育的對象,一切都需要教師安排,孩子只要聽教師的安排就行了。
問題:
(1)請問此種觀點是否正確?
(2)當今社會幼兒教師應樹立怎么樣的教育觀?
第1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民間的聲音
關于“紹興方言還能存活多久”的討論帖。
1樓:昨天跟5歲的侄子一起吃飯,居然發現這個土生土長的孩子不會講紹興本地話。再看看16歲的兒子,也是在紹興土生土長的,比堂弟好點,還會說幾句紹興本地話,但那種老紹興的俚語是一點不懂了。兒子還說,他的同學和他也差不多。記得我們小時候,連學校老師上課都是方言,如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那簡直就是一門絕活。現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甚至還能說流利的英語,但會說地道方言的卻成了稀罕品種,方言還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2樓:我女兒在學校講普通話,在家里也講普通話,現在很多紹興話她連聽都聽不懂了。
3樓:方言還能活多久?那要看我們還能活多久!
4樓:不知道,也許有一天,無聲無息地消失了。但也沒什么可惜的,語言失去交流溝通功能,離消亡也就不遠了,這是事物的發展規律。
5樓:城市越來越開放,外來人口越來越多,紹興話太土,他們聽不懂,還是說普通話好。
6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用方言交流,聽著多親切啊。
7樓:方言里有文化,我們老師說紹興話里保留著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東西是不會消亡的。
8樓:文物也有文化價值,但是現在不是只能欣賞嗎?甲骨文更有文化價值,難道現在還用甲骨文寫字嗎?
(摘自“紹興E網”論壇,有刪改)
材料二:學者的言論
①“方言里有比普通話豐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語,在動作的細微區分、事物的性狀描繪等方面都更具體。這是方言比普通話往往要生動幽默、有趣傳神、在文藝表達里更受歡迎的原因。”——錢乃榮(著名語言專家)
②“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以普通話溝通不成問題,但你若選擇這個城市,卻不會講這里的方言,猶如你愛上一個人,卻讀不懂他(她)的內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談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
③“沒有方言的城市是可恥的。”——封新城(《新周刊》執行總編)
④“新時代的曙光照進了方言。方言不是時代的對手。其實,誰又不在時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臉腫呢?”“方言的產生、發展和消亡,是語言和語言之間較量的結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須要有一種公共語言交流。”——敬文東(文學博士)
⑤“我們的態度是大力推廣普通話,同時采取必要的措施積極保護方言。”——一陳章太(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引自互聯網)
(1)第一則材料關于“紹興方言還能存活多久”的討論是由什么現象引發的?網友們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則材料中的學者又是如何解釋這一現象的?請用自己的話加以說明。(4分)
(2)統觀一、二兩則材料,我們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價值?請用簡潔的語言分條概括。(5分)
(3)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確處理推廣普通話和保護方言的關系,有人提出先學方言,再學普通話;有人提出讓方言作為教學內容進入課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話,生活紹興話。說說你的想法,并運用以上閱讀材料的有關內容作適當闡述。(5分)
第2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只是一個普通人
①圣誕節的下午,大雪紛飛,一位老婦人在雪中躑踽獨行。
②一對年輕的夫婦談笑風生,抱著滿懷的圣誕禮物,他們沒有注意到那位老婦人。
一位母親領著兩個孩子,在前往孩子祖母家的路上匆匆走過,他們也沒注意到老婦人。一位牧師右手拿著《圣經》神氣十足地走過去,像一個全副武裝的基督戰士。然而,他的思維定格在神圣的事情上,并沒有留意到她。
③如果這些人注意一下,他們就會發現那個老婦人沒有穿鞋,光著腳走在冰天雪地里。她雙手緊緊地攥著沒有紐扣、破舊不堪的外套衣領,抵御寒風。
④到了汽車站,她停了下來,弓腰駝背,紅藍相間的圍巾裹在頭上。她在等候去市中心的公交車。一位紳士拿著一個看起來挺重要的公文包,在她邊上等車,不敢靠得太近。畢竟,她可能會有某種傳染病。一個十幾歲模樣的女孩也在等車,她看了好幾次老婦人的腳,但什么也沒有說。
⑤公交車來了,老婦人慢吞吞地、費勁地上了車,坐在司機身后靠邊的座位上。紳士和女孩都沖到了車尾。與老婦人坐在一起的男人坐立不安,撫弄著大拇指。
⑥一個小男孩指著那個老婦人說:“快看呀,媽媽,那個老奶奶光著腳!”尷尬的母親把他的手拽了下來說:“不要指著別人,蕾德魯!那樣不禮貌。”接著,她的目光投向了窗外。“她肯定有成年的子女,”一位穿著皮大衣的女士說,“她的孩子們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她有一種道德優越感,因為她把自己的母親照顧得很好。一位老師坐在汽車的中部,扶著她膝上的禮物袋,對坐在她旁邊的朋友說:“難道我們交的稅還不夠處理這種情況嗎?”“人們應該學會存錢。如果她在年輕的時候存了錢,現在就不會受苦了,這是她自己的錯。”一個衣著得體的年輕大學生補充說。
⑦所有人都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因為他們都發表了如此精辟的分析。
⑧這些同胞對人漠不關心的態度,引起了一位善良商人的反感,他從錢包里取出一張嶄新的20美元鈔票,走過過道,上前塞進老婦人顫巍巍、滿是皺紋的手中。“拿著,夫人,給您買雙鞋。”老婦人點點頭作為答謝。商人大踏步地走回自己的座住,對自己十分滿意——因為他不是一個光說不做的人。
⑨到了下一站,一個年輕人上了車。他穿著一件厚重的藍夾克,脖子上還圍著一條圍巾,灰色的羊毛帽罩住了耳朵。一根線在他的帽子下繞著一直到耳朵里,與一個隨身聽連著,他的身體隨著只有他自己能聽到的音樂搖擺。付過車費后,他一屁股坐在一個靠過道的座位上,正好與老婦人斜對角。
⑩但當年輕人瞥見老婦人光著的雙腳時,他身體立刻停止了晃動,一下子僵住了。他的目光從老婦人那里移到了自己的腳上,他穿著一雙嶄新的、昂貴的名牌運動鞋。年輕人彎下腰,開始解他的鞋帶。他脫掉了他搶眼的新鞋子,又脫掉了襪子,然后在老婦人面前蹲
了下來。“夫人,”他說,“我看見您沒穿鞋,那就把我的鞋給您吧。”慢慢地,輕輕地,他雙手抬起老婦人那長著厚繭的雙腳,把自己的鞋襪給老婦人穿上。老婦人使勁地點點頭表示感謝。
?汽車到了下一站。年輕人下了車,光著腳走在雪地里。乘客都涌到窗前,看看他光腳艱難地在雪地里走遠。
?“他是誰?”一個人問道。
?“他一定是一位先知。”一個人說。“他一定是個圣人,”另一個人說。“他一定是位天使。”又有一人說。
?但那個指過老婦人的小男孩說:“不,媽媽,我看得很清楚,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選自《夢想的陽光早餐》)
(1)選文的標題有什么含義?(3分)
(2)閱讀選文后,在下面方框中補全故事情節。(2分)
【 】——【老婦人乘車眾人反感漠視,商人解囊相助】——【 】——年輕人赤腳下車,眾人揣測贊嘆。
(3)選文第①段畫線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4)選文第⑨段只保留“到了下一站,一個年輕人上了車”這一句,把它作為第⑩段的第一句,是否可以?為什么?(4分)
(5)選文人物眾多,請任選一個,談談你對他的看法。(3分)
第3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個學生向班主任報告,說他的一支新鋼筆丟了,并懷疑他的同桌。這時,老師發現了那位同桌求助和惶恐的眼神,這位老師略微沉思了一下,說:“或許哪位同學無意拿了你的筆,或許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這支筆的同學現在一定很后悔。”說著,老師拿出自己的筆,說:“這樣吧,我這支筆就送給你。不過我要告訴那位同學,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不是好習慣,希望那位同學好好學習,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十多年后,拿筆的同學大學畢業,在參加工作之前,拜訪了那位老師,講述了他那次拿筆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師的寬容,如果老師當場揭開這個‘秘密’,我就無地自容,我就不會有今天。正因為老師的寬容,我才更加勤奮地學習。”
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書寫;立意自定,題目自擬;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第4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小李老師是一名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幼兒園新教師,負責教孩子們的數學、繪畫等課程。一段時間后,有些家長向幼兒園反映,小李老師不關愛孩子,看到孩子在生活上需要幫助時,總是避開。園長了解情況后,找小李老師談話。小李老師說,我是老師,不是保育員,那些是保育員做的事情。
請根據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和幼兒園教師的職業特點,對小李老師的行為進行分析。(14分)
第6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近日,徐州曝出了一名兩歲半的小女孩在幼兒園遭老師暴打十多分鐘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最近又有一名家長也向南京警方報警,稱其年僅2歲兒子前天下午在幼兒園遭到老師虐打,腹部有七八處用東西抽打的傷痕,現在小孩已經蒙上了心理陰影,一看到陌生人,就放聲大哭。昨天,孩子所在幼兒園的老師和園領導接受采訪時均不承認打孩子一事。
請從教育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談談你對此事的看法。(14分)
第7題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亮亮喜歡打人,經常有小朋友因此找王老師告狀。這一天,小朋友們正坐在餐廳等待吃飯時,明明經過亮亮身邊,順手戳了亮亮一下,亮亮還手打了明明一下。這時,王老師經過,看見亮亮打人,一把抓住他,用力狠狠地戳他的頭,推得他直搖晃,并生氣地說:“看你還打人!”見到此情景,小朋友紛紛數落亮亮曾經打了自己,王老師聽后更生氣了,她用力拍打亮亮的肩膀,同時生氣地大聲吼道:“你真是討入嫌!長得人不像人!”
請從教師職業理念的角度談談你對案例中教師行為的看法。(14分)
第8題
一個孩子,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張老師連續十年被評為“優秀教師”。 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張老師的保教行為。
第9題
命的奇跡;成長是憂傷的,它意味著一次次告別的儀式,和親人,和自己…… 以“成長”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劇本除外)。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第10題
校舍,而園長張某卻把此款用來為自己修建了房屋。在一個陰雨天,校舍倒塌,致使3名幼兒和當堂教師死亡,10人受傷。案發后,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對其立案審判。
問題:(1)你怎樣看這一材料?(2)請你敘述教育法的基本特征。
為了保護您的賬號安全,請在“上學吧”公眾號進行驗證,點擊“官網服務”-“賬號驗證”后輸入驗證碼“”完成驗證,驗證成功后方可繼續查看答案!